康德和卢梭
康德和卢梭的同与异:卡西尔的处理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合理的?
我也要抓住自己的闪现的灵感,不使其轻易地失去。我像一个江湖骗子一样,在思想的宫殿之外绕走一圈,便转身兜售自己的所见所闻,然而,思想的内里是什么样子,我一无所知。从表面山的华丽和庄严来看,我窥探到了零星的闪光点。但这远远不够。想办法进入它,理解它,深化它。生命就像不断脱壳的蜗牛。我们得使劲力气,才可能变大一点点。卢梭的激情和康德的冷静,感性和理智,我们都需要。甚至激情的触动极大增强了语言的连贯性。这很可能是卢梭自己的写作方式。不管不顾,将自己仿佛是别处而来的思考通通付之于笔尖。而不是慢条斯理的抠字眼,仿佛真理会从不不断变换的语法结构中跳脱出来。
斯塔罗宾斯基认为,通过阅读康德才能真正理解卢梭。然而,卢梭是否能认同康德的这种转换,我们不得而知。但这毕竟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注意的点。
同样,卡西尔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使得卢梭的著作结成一体,这同样是有疑惑的。这种质疑来源于我自己生性多疑的天性?我不知道。但是,亲自去思索一番毕竟没有什么坏处。或许,更重要的不是去追索卢梭和康德之间的连贯性和continuity,而是去看康德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不认同卢梭?他对这种不成功的改造究竟在什么意义上又是成功的?很明确的一点是,当康德在“历史理性批判文集”中展现出犹豫不决,他或多或少的退回了卢梭的,甚至是霍布斯的源始立场?
最近自己有很多稍纵即逝的想法,这些想法之大胆常常连自己都被吓得。而且,对文本的生疏、对第一梯队的笔记的缺失,使得我感觉自己确实与学术骗子无异。这种感觉造成的不安和恐惧着实让人难以忍受。希望自己的能以后改过来。